國泰銀行總裁兼首席執行長劉昌明先生受邀《洛杉磯時報》,分享討論他對2023年商業環境的預期和展望。您可以在這裡瀏覽完整全文。
居家辦公的混合工作模式已經成為常態,但卻給企業和員工帶來了巨大變化。求職者在時薪相同的條件下,現在有更多不同行業的工作機會;因此,聘請按小時計薪的員工的挑戰變得更大了。由於議價權轉移到員工身上,企業必須保持一定的靈活性,才能招聘到所需人才。為了有效實踐混合式工作,管理層需要評估該模式會如何影響員工的工作動力,並權衡這種新的工作環境帶來的得與失;例如,員工無法通過面對面互動催生創意、新員工在無法融入團隊時或會離職;另一方面,由於長途通勤的問題不復存在,企業現在能吸引到更多求職者。
我認為在2023年,大多數銀行的貸款需求可能會持平或保持較低個位數的增長。主要原因在於利率和資產資本化率的上升,以及信貸審批方面的收緊。業內目前的貸款組合或會出現一些“裂縫”,而貸款項目發起人的實力將是決定性的因素。我們在普通寫字樓市場發現潛在問題,尤其是中央商務區的寫字樓。資源供應過剩,企業又未必能把這些庫存消化轉盈,所以銀行可能會收緊對所有商業和貿易融資客戶的信貸審批。
由於美國五年期國庫債息率比三年前高出220個基點,因此商業房地產市場正面臨一定的再融資風險。此外,隨着利率持續上升,我認為資本化率將會趕上利率水平,從而造成價值下降,並降低可融資的債務額。手握流動資金的業主將安然無恙,但是缺乏流動性的業主可能會面臨問題。在過去幾年裡,大多數行業不得不採用居家辦公或混合工作模式;由於工作環境有所變化,普通寫字樓前景令人擔憂,因此我們銀行做出了一個戰略決策:減少以普通寫字樓為抵押的商業房地產業務。甲級寫字樓可能表現良好,但是部分乙級和丙級寫字樓可能會被改造。基於當前較高的浮動利率,我認為建設貸款和新開發項目將進展緩慢。
我認為它讓企業更加著重科技創新的發展。銀行業一直以來都非常依賴紙質文件;疫情讓我們認識到必須提高自身的數字化水平——由於員工流動性變大,我們必須作出應變——即使在疫情結束後亦是如此。我們提供了更多數字化服務,以吸引年輕一代,並為長期客戶帶來更多便利。我不認為實體分行會走向末路,但也必須承認,當有機會踏足新領域時,我會問自己:「我們真的需要實體網點嗎?還是能通過科技去獲得相同的業務?」
首先,我會建議他們建立獨特且有競爭力的商業模式——複製現有模式是不可行的。他們必須提供有差異化且不容易被複製的產品或服務。其次,我會建議他們關注現金流。許多公司——尤其是科技業——關注的是收入增長或點擊量,而忽略了利潤。他們認為,不斷提高投資者的收入才是頭等大事;其實對於他們而言,擁有正現金流,減少現金支出,從而建立一個可持續的商業模式,這一點才是極其重要。
本文不構成法律、會計或其他專業建議。本文所含資訊力求準確,但國泰銀行不對任何因依賴這份資訊所致之損失或損害負責。